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特與薛德瑞先生共同企畫台灣獨特的世界地球日環保活動
「為減緩地球暖化而騎-單車橫跨亞歐行動」
期能以個人單車15000公里橫跨亞歐大陸的創舉,喚起社會對減緩地球溫室效應關注,
共同少開汽車、多騎單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能源損耗,增進對溫室氣體減量行動的認同度,
同時也善盡台灣為地球村一員的環境責任,提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Bike to Protect!
希望大家可以共同減少廢氣的排放,降低能源的損耗,簡單的說,就是少開汽車、多騎腳踏車。
而出發日就定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環保活動怎麼搞比較有看頭?
傳統上可以找個人穿布偶裝扮成吃玻璃的外星人,或是印些文宣傳單、辦辦座談會.....等。
今年,環保活動有新的做法!我計畫騎單車從北京到巴黎!用汗水喚醒台灣人的心,
沒錯,也許我就是焦點,但藉由焦點聚集在我身上,我可以讓這件事情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當林義傑很辛苦的跑了111天的沙漠,大家稱他是台灣英雄時,
同時大家也會關注到,他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而跑,更希望大家可以重視水資源的議題。
同樣的,當我騎單車累得半死的時候,或許很多人看遊記會看得很開心,但我騎單車不只是為了自己爽而已。
希望可以引發更多共鳴(Kero~Kero~),讓更多人和我一起騎單車,
台灣人會重視到地球暖化的議題,現在不騎單車,到時候可能就要學游泳,
因為台灣是個海島國家,沒兩三下就會被年年高升的海平面給淹沒。
底下是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和我一起合擬的活動企劃書
人類製造的溫室效應氣體,在過去一百多年來不斷地排入大氣中。
許多科學家相信,這些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等,
已經讓全球平均溫度節節升高,並造成全球氣候劇烈變異。1992年地球高峰會後,
聯合國為了減緩人類引起的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變遷,訂定「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並在1997年於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三次締約國會議上,正式簽署影響深遠的「京都議定書」,
明文要求已開發國家承擔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減量的責任。
事實上,自1992年的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後,
全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家便著手進行在各領域與層級的溫室效應氣體減量計畫。
從中央政府到城市、社區、學校與個人,各類型的溫室效應氣體減量行動計畫與配套方案、
工具等陸續開發,並在各地積極推展與應用。當全球主要工業國家均在努力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之時,
我國的排放量卻增加了79%。目前,我國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已經佔全世界約1%,
居於全球各國中第22位。我國進行溫室效應氣體減量的行動,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
事實上,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遷效應,對於台灣的影響,可能超過一般國人的預期。
台灣的地面平均氣溫在過去100年以來,已上升約攝氏2度,
是全球增溫的2~3倍,而降雨強度、豪大雨個案數、年降雨日數亦持續增加,
亦在今年冬季創下暖冬高溫紀錄。相信生活在台灣的人們,
都已經感受到氣候型態有明顯的都已經感受到氣候型態有明顯的改變趨勢。
此外,若全球持續增溫,南北極冰帽冰山的溶解,將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
對於台灣的西南沿海低窪地區、東北的蘭陽平原沿海地區,將造成被海水淹沒的危機。
因此,因應京都議定書已不僅是善盡國際公民義務而已,
更直接牽涉到我們在台灣的生存與發展。除了政府部門應自中央至地方,
全面擘劃因應外,提升民眾對於溫室效應與全球變遷的覺知(awareness)
與綜合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更是一切行動成功的基礎。
在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的今日,我們更應該急起直追。
同時也善盡台灣為地球村一員的環境責任,提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